在万象站站台上,老挝旅客准备乘坐“澜沧号”动车组列车出行。中国网发 杨永全/摄
中国网2月3日讯 (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于宙玉)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受到两国民众青睐,成为出行首选。截至2023年1月31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0000列,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一路贯中老,天堑变通途”,2021年12月3日,伴随着“复兴号”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承载着友谊、幸福与机遇的中老铁路从此开足马力,在中老两国跨越山河的千里版图上,勾勒出一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画面。一年多来,这条“黄金通道”的潜能持续释放,呈现客货两旺态势,各项成绩屡破新高,为中外企业带来新商机,为沿线民众送去大实惠。
“黄金通道”潜能持续释放 激活旅游经济
中老铁路沿线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生态文化保存最原始、世界遗产最集中的区域之。如果把中老铁路沿线特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文旅资源比喻为一个个珍珠宝石,中老铁路就是串联起这些“奇珍异宝”的“银丝线”。融合了自然美、文化美与创造美的中老铁路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精通多种语言的列车员、融入民族元素的乘务服装、精心装扮的特色车厢,让旅客在旅途中时刻感受异域风情。中老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改善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为沿线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以西双版纳为例,今年春节,西双版纳州成为全国旅游热点之一,共接待游客271.75万人次,同比增长554.51%。火爆的客流,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奏响了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时代和音。
“澜沧号”动车组列车运行在老挝境内。中国网发 杨永全/摄
中老联合培训班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
从古至今,交通都是美好生活的“先行官”。作为一条现代化国际铁路,中老铁路造福的不止是中国。得益于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不少老挝普通民众获得了改变生活的机遇。过去的一年,中老双方联合举办了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老挝籍学员1000余名。许多年轻人当上了火车司机和工程师,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一批批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人才迅速成长。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给老挝人民送去了“中国制造”“中国机会”,也为我们捎回了“南亚产品”“异国蔬果”。春节前,一列列满载各色“洋年货”的国际货物列车过中老铁路直通运输入境,销往全国各地,为国内消费市场引援补缺,让各地人民享受到中老铁路贯通的红利。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中老铁路架起了两国人民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国内25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
“跨越山河共繁荣,翻山越岭享美好。”一趟趟飞驰的动车,连通的不仅是山川大地,更是发展机遇。中老铁路沿线的林木、茶叶、水果等货品享誉世界。自古以来,交通就是这些货物“走出去”的“绊脚石”。中老铁路的开通为区域内资源互通、机遇共享、优势互补开辟了新通道。这条“黄金铁道”使货物运输时间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成功将生态产品蕴含的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国内25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运输品类也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一幅“铁路通,百业兴”的繁荣图景已经形成。中老铁路正在以满载希望和发展的步伐,不断将繁荣和昌盛送往沿线群众。
路兴则业达。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多,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的亮眼成绩已经证明这是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据悉,目前中老两国有关部门正在磋商研究、制定计划,有望今年内开行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列车。“早上云南喝早茶,晚上老挝吃烧烤”的生活即将成为现实。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展望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中老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老铁路的幸福快车将载着人们加速奔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