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对于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早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尤其面对当时我国农村尚有近1亿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于2015年11月作出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些年来,自诞生之日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出精彩的民生答卷。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仅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而且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10年来,我国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10.4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项项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举措,不仅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也彰显新时代中国发展速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近年来更是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10年来,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尤其面对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陆续推出“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与此同时,我国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基本形成。10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修订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务派遣,出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规章制度,劳动关系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国运。10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从小区改造到垃圾分类,从清洁取暖到厕所革命,从校外培训减负到解决种植牙贵……一桩桩民生“小事”,摆上中南海的议事案头,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特别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把民生服务事项不断优化,通过开展“一网通办”“跨省结算”“帮办代办”等服务,打通民生服务的卡点、堵点和难点,让群众的事情更好办、更快办,将群众的事情办得更好。同时,持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千根针、万条线,一桩桩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不仅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也彰显新时代中国温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上,党中央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众的日子定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