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凯发k8娱乐登录k8凯发下-凯发k8一触即发 > 中国发布 >

中国发布丨“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举行 聚焦绿色发展、房地产、老龄化等话题-凯发k8娱乐登录k8凯发下

来源:中国网      2023-10-20      作者:彭瑶     责任编辑:彭瑶

中国网10月20日讯(记者 彭瑶)在日前举行的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上,与会专家聚焦“防范世界经济风险与中日合作”进行交流。双方专家一致认为,经贸关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以法律为基础,反对经济泛政治化。中日之间在新能源、养老等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双方不应被短期困难所限,要总结经验、规避风险,开创中日合作新未来。

10月19日,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举行。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以规则为基础 深化经贸关系发展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中日韩特别是中日两国在过去40多年中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中日应相向而行,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价值观划线的贸易观。他认为,恢复中日韩三国的自由贸易谈判非常重要。

日本众议院议员牧原秀树认为,wto(世贸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美国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 ipef ) 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美中对立摩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过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也受到了美国关于301条款的贸易限制、制裁措施,之后这却成为日本的动力,推进了“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推进了wto的成立。因此首先应说服美国,明确现在的危机和不稳定的风险,让wto的纷争解决机制能够充分恢复功能。“我们希望在这一点上和中国保持步调一致。国际贸易应遵循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日中之间甚至是日中美之间应为此共同努力。”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原驻日商务公使吕克俭表示,去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 rcep的全面实施有助于共同维护和强化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也为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提供新的机遇。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和日本,在这一框架下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在华日本企业的业绩恢复明显,72.2%的日本企业盈利,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吕克俭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中日两国的合作关系底蕴深厚,即使在疫情冲击下,日本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意愿并未减弱。当前,中国与日本开展了多种多样和积极务实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北京、成都等七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打造创新发展的载体、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引进外资企业落地方面持续发力,开辟了两国地方合作的新局面。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我想这会为外资企业包括日本企业在内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扩大外贸事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吕克俭说。

10月19日,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经贸分论坛举行。中国网记者 彭瑶 摄

直面问题总结经验 挖掘合作新领域

讨论当中,日方嘉宾非常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房地产、老龄化、碳中和等问题。日本瑞穗research &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理事长、亚洲开发银行前总裁中尾武彦总结了日本处理“泡沫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包括加大公共设施投资、尽早解决不良债权等。曹远征则向日方嘉宾介绍了中国的“保交楼”政策和1998年不良债权剥离的处置方法。

就日方对中国经济当前发展情况的关注,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介绍了中国第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现在看,第四季度增长4.4%就可以完全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朱光耀建议,“2024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施5%的增长预测目标。中国经济潜力大、活力足、周旋余地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在此情况下应该作出努力,实现持续、健康的经济增长。”

对于老龄化问题,牧原秀树认为,应建立相关示范项目,以前中日之间很少有类似的合作,双方企业应积极参与博览会等活动,日本可以将经验介绍到中国,在老龄化领域开展合作。

日本三菱ufj银行副行长板垣靖士提出,现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60%由亚洲地区产生,日本二氧化碳的排放40%来自电力部门,下一代技术的创新非常重要。中国提出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日本也提出“净零排放”目标,因此日中在电网创新等方面有共同课题,可以通力合作。

“中日双方在能源效益、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医疗康养、养老护理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企业也可以向日本企业学习如何规避对外投资的项目风险、收益风险等。”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建国表示,“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要进一步探讨中日未来的合作,只要双方秉持合作共赢的思想,一定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

 编审:魏婧

中国发布

 |   |   | 

凯发k8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 法律顾问:  |   |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        

凯发k8娱乐登录k8凯发下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