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丨低风险高回报?守护自己“钱袋子” 要对这几种情况高度警觉-凯发k8娱乐登录k8凯发下
中国网12月29日讯(记者 彭瑶)最高人民检察院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介绍,《意见》旨在解答检察机关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更好发挥检察职责作用这一重大问题,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从提高政治站位、高质效履行检察职能、完善金融检察体制机制、优化金融生态、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检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高检网
加大惩治金融风险高发领域金融犯罪力度
《意见》围绕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这个重点,立足检察职责提出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的履职重点。在刑事检察方面,重点是加大惩治金融风险高发领域金融犯罪力度,突出打击各种名目非法金融活动,持续加大对洗钱及其关联犯罪的追诉力度,依法妥善处置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证券犯罪,坚决惩治金融腐败犯罪,以精准有力的刑事追诉惩治金融犯罪、震慑金融犯罪、预防金融犯罪。
在民事检察方面,高质效办理金融领域民事监督案件,重点加大对金融领域逃废债、“砍头息”、“套路贷”等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着重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强化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的有序衔接,加大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维护公平诚信的金融市场秩序。
在行政检察方面,将结合刑事案件办理积极推进与行政机关“反向”衔接工作。
在公益诉讼检察方面,将围绕国有金融财产保护、金融账户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涉金融领域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金融行业反垄断等法定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并积极探索拓展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公益司法保护。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 优化金融生态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刑事追诉是最后手段,《意见》提出检察机关要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优化金融生态:一是主动参与金融法治建设,重点是要通过立法建议和司法解释工作,推动金融领域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的有效衔接。二是结合办案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处置,推动完善金融行业自律管理。三是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推动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四是协同依法规范金融创新活动,及时揭露和打击新型金融违法犯罪。五是大力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法治化建设,依法保障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设,充分运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业人员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全面形成守法诚信经营的金融市场环境。六是探索建立检察机关金融犯罪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助力培育金融消费领域法治风尚,不断增强全民识别防范金融诈骗风险能力。
做好守护自己“钱袋子”的第一责任人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介绍,当前金融犯罪案件数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位运行。2023年1-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嫌疑人11060人,提起公诉22529人,起诉人数同比下降10%,涉及罪名相对集中。
张晓津提示,公众须高度警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常常打着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国家扶持等“高大上”的旗号;二是惯于利用股权投资、私募基金、外汇期货、虚拟币投资、影视投资等形式上相对专业、普通群众熟悉程度较低的金融业务;三是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许诺的回报往往脱离金融市场规律。
张晓津强调,国家明确坚持“金融活动特许经营”的基本政策,不是有工商营业执照就有金融从业许可。凡是未经许可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或者打着私募等旗号变相公开募集资金的行为都是非法金融活动。第二,除银行存款、依法注册发行的债券外,绝大部分投资产品都不得承诺保本保息。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对许诺给予明显超出正常水平收益回报率的投资活动,要尤其警惕。第三,要理性投资、依法投资,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产品,切忌盲目投资、跟风投资。
编审:魏婧